泽涸之蛇
《韩非子》〔先秦〕
泽涸,蛇将徙。有小蛇谓大蛇曰:“子行而我随之,人以为蛇之出行者也,必有杀子者;不如相衔,负我以行,人以我为神君也。”乃相衔负以越公道。人皆避之,曰:“神君也。”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湖沼干枯,蛇准备迁移。有条小蛇对大蛇说:“您走在前面,我跟在后面,人们会认为这只不过是过路的蛇,必然有人杀死您;不如相互衔着,您背着我走,人们会把我看作神君。”于是相互衔嘴,背着穿过大路。人们都躲开它们,说:“它们是神君。”
注释
泽涸:湖泊干枯。
将:准备。
徙:迁移。
蛇之行者:出行、过路的蛇。
负:背。
神君:有神灵之物。
公道:大路。
简析
此文描写了在湖泽干涸时,大蛇和小蛇面临迁徙的情境。这则故事以寓言的形式,展现了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。小蛇通过巧妙的策略,利用人们对非凡事物的敬畏心理,保护自己和大蛇,避免了潜在的伤害;这启示人们,在面对困境时,要运用智慧和创新思维,往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,最后收到理想的效果。
雄雉
诗经·国风·邶风〔先秦〕
雄雉于飞,泄泄其羽。我之怀矣,自诒伊阻。
雄雉于飞,下上其音。展矣君子,实劳我心。
瞻彼日月,悠悠我思。道之云远,曷云能来?
百尔君子,不知德行。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?
丈人杀鬼
《吕氏春秋》〔先秦〕
梁北有黎丘部,有奇鬼焉,善效人之子姓昆弟之状。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,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,扶而道苦之。
丈人归,酒醒,而诮其子曰:“吾为汝父也,岂谓不慈哉?我醉,汝道苦我,何故?”
其子泣而触地曰:“孽矣!无此事也。昔也往责于东邑,人可问也。”
其父信之,曰:“嘻!是必夫奇鬼也!我固尝闻之矣。”
明日端复饮于市,欲遇而刺杀之。明旦之市而醉,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,遂逝迎之。丈人望其真子,拔剑而刺之。
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,而杀于真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