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来问候这东桥的旧竹,将军也传来书信。
你颠倒衣裳,驾车来接我,我在此高枕无忧,真乃吾庐也。
黄莺追逐蝴蝶,花儿纷纷落下。
水獭追逐鱼儿,溪水喧哗。
我这次重来休闲沐浴之地,真是个闲适野人之居。
山雨不停地下,酒樽仍在手中握,岸边的沙石下沉,睡榻还没有移开。
犬儿摇着尾巴,欢迎曾经在这里住宿的我,乌鸦张开翅膀护卫着落下鸟巢的雏儿。
翠微寺中薄雾轻云弥漫,皇子陂上天气清爽。
来此胜境,幽兴勃发,踩着木屣步过东篱去采菊。
看落日斜辉洒满在平台上面,春风吹拂,闲啜香茗,神仙的日子。
《重过何氏五首》是杜甫困居长安时期到何将军山林游玩而写就的组诗,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(754年)春。何将军山林位于长安南边的明德门外樊川北原上。据现存杜甫诗文看,他前往游览先后有两次。初游在天宝十二载(753年)夏,与郑虔同往,写下了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》;重游在翌年春天,是何将军在答谢他问候的回信中特意邀请他去的,又写下了《重过何氏五首》。
参考资料:完善
第一首是五首联章诗的总起。前二联言重过之因,后二联写重过所见之景。去夏游时,尚见“绿垂风折笋”(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》诗句),而今春游,只见笋已成竹,所以发唱就说“问讯东桥竹”。“东桥”即前十首所云“第五桥”,是去何氏山林必经之途。“问讯”不言问人,却说问竹,饶有情趣,不单因为用了拟人修辞手法,还因为暗中翻用了东晋名士王徽之看竹的典故。《晋书·王徽之传》说:吴中某士大夫家有丛好竹,王徽之闻知便坐轿前往,在竹下讽啸良久。尽管主人洒扫请他坐谈。他却旁若无人,只顾凝神赏竹。直待他兴尽将去,主人闭门强请,宾主方尽欢而散。故事流传很广,从中可见魏晋名士风度,故而诗人屡屡抓用。如王维诗云:
花枝草蔓眼中开,小白长红越女腮。
可怜日暮嫣香落,嫁与春风不用媒。
宫北田塍晓气酣,黄桑饮露窣宫帘。
长腰健妇偷攀折,将喂吴王八茧蚕。
竹里缲丝挑网车,青蝉独噪日光斜。
桃胶迎夏香琥珀,自课越佣能种瓜。
三十未有二十余,白日长饥小甲蔬。
桥头长老相哀念,因遗戎韬一卷书。
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。
请君暂上凌烟阁,若个书生万户侯?
寻章摘句老雕虫,晓月当帘挂玉弓。
不见年年辽海上,文章何处哭秋风?
长卿牢落悲空舍,曼倩诙谐取自容。
见买若耶溪水剑,明朝归去事猿公。
春水初生乳燕飞,黄蜂小尾扑花归。
窗含远色通书幌,鱼拥香钩近石矶。
泉沙软卧鸳鸯暖,曲岸回篙舴艋迟。
泻酒木栏椒叶盖,病容扶起种菱丝。
边让今朝忆蔡邕,无心裁曲卧春风。
舍南有竹堪书字,老去溪头作钓翁。
长峦谷口倚嵇家,白昼千峰老翠华。
自履藤鞋收石蜜,手牵苔絮长莼花。
松溪黑水新龙卵,桂洞生硝旧马牙。
谁遣虞卿裁道帔,轻绡一匹染朝霞。
小树开朝径,长茸湿夜烟。
柳花惊雪浦,麦雨涨溪田。
古刹疏钟度,遥岚破月悬。
沙头敲石火,烧竹照渔船。